農業科普:小麥收獲與選留種技術要點
2007年5月22日 — 小麥收獲適期很短,所謂“麥熟一晌”,必須及時收獲。收獲過早,麥粒不飽滿充實,水分多,影響產量,同時,收獲后莖稈籽粒都很潮濕,堆放期間容易生熱 ... 查看詳情>>
播種期對稻茬小麥籽粒產量及物質生產的影響
摘要:以江蘇淮北麥區主推的半冬性小麥淮麥33和弱春性小麥周麥21為材料,設計10月21,26,31日及11月5,10,15日6. 個播種期,研究稻茬田不同播種期對小麥籽粒產量和物質生產 ... 查看詳情>>
小麥收獲指數的改良
數, 其為作物收獲時籽粒果實產量與總生物. 產量籽實桔稈. 根的相對比率, 小麥收獲. 指數是指籽粒產量與地上部生物學產量的百分. 率早在. 年, 英國大麥育種學家比. 查看詳情>>
種植密度對雜種小麥C6238 / Py8521 群體生長和籽粒產量的影響
摘要: 為確定雜種小麥合理栽培密度,在大田條件下,研究了種植密度對雜種小麥群體生長和籽粒產. 量的影響。結果表明,在試驗密度范圍內(150~450 株/ m2 ) ,雜種的群體總 ... 查看詳情>>
2021—2022年度全國小麥秋冬種技術意見
2021年9月22日 — 在前茬作物收獲后,測定麥田0—40厘米土壤容重和田間持水量,于小麥需要灌溉的關鍵時期(播種期、越冬期、拔節期和開花期)測定土壤含水量。在年降水量為 ... 查看詳情>>
小麥也可以這么種
2018年11月6日 — 同時組織專家現場驗收,立體勻播小麥每畝產量為674.3千克,比常規條播對照 ... 應用立體勻播技術,在前茬玉米聯合收割機收獲后,可以直接播種,減少了 ... 查看詳情>>
小麥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
2015年5月29日 — 小麥機收宜在蠟熟末期至完熟期進行,此時產量最高,品質最好。小麥成熟期主要特征:蠟熟中期下部葉片干黃,莖稈有彈性,籽粒轉黃色,飽滿而濕潤,籽粒含水 ... 查看詳情>>
安順市農業農村局關于開展2020年糧油作物測產工作的通知
2020年8月26日 — 縣級自測:水稻、玉米、小麥、雜糧在成熟前15~20天組織統計調查隊人員和技術人員對抽取的測產點進行理論測產,馬鈴薯在收獲前15~20天進行產量預估。 查看詳情>>